一、單選題
1.現代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是( )
A.生產力發展 B.科技進步
C.教育技術進步 D.產業革命
2.在學校工作中處于核心地位,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
A.少先隊活動 B.教學活動 C.課外活動 D.后勤工作
3.古人蘇秦受辱而懸梁刺股,終成學業,恰好印證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名言,這說明人的情緒的兩極( )。
A.是對立而不可調和的 B.是具有社會性的,可有意識地調節和控制
C.因一定條件而互相轉化 D.是可以尋找到一個平衡點的
4.兒童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等表現,一般稱作( )。
A.心理異常 B.不適應表現 C.不良表現 D.問題行為
5.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和提高過程,其實施順序是( )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C.以“行”為開端,行、知、情、意依次進行
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和順序
二、簡答題:
1.學習動機的種類有哪些?
2.簡述先行組織者技術及其應用。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答案】B。解析:現代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知識的發展。
2.【答案】B。解析:教學是學校工作的核心。
3.【答案】C。解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意思是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口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這說明情緒的一極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為另一極的。
4.【答案】D。解析:考查問題行為的含義。
5.【答案】D。解析:德育的實施順序要依據個人特點和需求進行。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高尚的動機與低級的動機
(2)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3)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
2.【答案要點】
(1)先行組織者技術的目的。
奧蘇伯爾認為,如果接受學習是意義學習的話,也同樣可以發展智力。而意義學習的產生依賴于學生對大腦中原來有某種特定的知識的同化作用。如果學生大腦中沒有這個知識,那么,就提前輸入一個知識。這個為了促進意義學習而提前輸入的知識,便是“先行組織者”;這種教學方法就稱先行組織者技術或策略。
(2)先行組織者教學程序。
在呈現正式教學內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鐘時間,提前輸入一個引導性的知識點,以同化后來學習的新的知識。作為先行組織者的知識,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較強的上位性知識或與新學習知識具有某種相似性的知識。
好學教育
地址:淮南師范學院老區東門向北50米(商貿西門龍湖中心4號門對面)
鳳城大道古城小學東50米福娃幼兒園巷內第二個院(鳳城賓館對面)
電話:13395549400(田區)18055486264(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