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中的教育綜合知識內容非常龐雜,需要識記的內容很多,例如“教綜”里的人物、代表作、基本觀點等,都是容易遺忘和混淆的知識。如何完整地、清晰地將一個知識點識記與理解是考生最為關注的問題。不斷的重復是保持記憶的一種基本方法,但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一些記憶技巧將零碎的、不具有聯系的知識予以保持及與其他知識相區別。記憶技巧有很多,如諧音法、關鍵詞(字)法、首字聯詞法等等。在使用記憶技巧時需要遵循兩個原則:第一,是使記憶達到最優化,適當、準確的使用記憶技巧。第二,避免因記憶技巧帶來的二次記憶負擔,降低學習的效果。
一、一堂課組成部分
(一)知識點的內容
1.組織教學;
2.檢查復習;
3.講授新教材;
4.鞏固新教材;
5.布置課外作業。
(二)知識點:姜太公學習不?
(三)注釋
1.“姜”指“講授新教材”;
2.“公”指“鞏固新教材”;
3.“學”指“組織教學”;
4.“習”指“檢查復習”;
5.“不”指“布置課外作業”。
二、卡特爾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
(一)知識點的內容:
流體智力:流體智力的發展與年齡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人在20歲后,流體智力的發展達到頂峰,30歲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晶體智力:晶體智力與教育、文化有關,因知識經驗的累積,晶體智力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二)知識點的記憶術:流體→河流;晶體→結晶
(三)注釋:“河流”的流量先是由少到多,到達高峰時,會越來越少,最后枯竭,符合流體智力的發展變化?!敖Y晶”的發展是越結越大,符合晶體智力的發展變化。
三、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客觀方面)
(一)知識點的內容
1.強烈的刺激;
2.變化的刺激;
3.新異的刺激;
4.對比的刺激;
5.起指示作用的刺激
(二)知識點:通過比試變新強
(三)注釋
1.“比”指“對比的刺激”;
2.“試”指“起指示作用的刺激”;
3.“變”指“變化的刺激”;
4.“新”指“新異的刺激”;
5.“強”指“強烈的刺激”。
四、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四大方面)
(一)知識點的內容
1.知識觀
2.學習觀
3.教學觀
4.學生觀
(二)知識點:教學生學習知識
(三)注釋
1.“教”指“教學觀”;
2.“學生”指“學生觀”;
3.“學習”指“學習觀”;
4.“知識”指“知識觀”。
五、教育文化功能
(一)知識點的內容
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創新功能。
(二)知識點:where is culture→4C(conserve、choose、connect、creat)
(三)注釋
1.“conserve”指“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
2.“choose”指“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
3.“connect”指“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creat”指“教育的文化創新功能”。
六、政治制度對教育制約
(一)知識點的內容
1.政治制度的性質制約教育的性質
2.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的領導權
4.政治制度制約著受教育的權利和程度
5.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管理體制
(二)知識點:姓宗的領導與管理受教育者
(三)注釋
1.“姓”指“政治制度的性質制約教育的性質”;
2.“宗”指“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領導”指“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的領導權”;
4.“管理”指“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管理體制”;
5.“受教育者”指“政治制度制約著受教育的權利和程度”。
七、教師角色更換
(一)知識點的內容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4.教師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5.教師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二)知識點:在社區里學習終身教育課程
(三)注釋
1.“社區”指“教師應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2.“學習”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3.“終身”指“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4.“教育”指“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5.“課程”指“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好學教育
地址:淮南師范學院老區東門向北50米(商貿西門龍湖中心4號門對面)
鳳城大道古城小學東50米福娃幼兒園巷內第二個院(鳳城賓館對面)
電話:13395549400(田區)18055486264(鳳臺)